时间: 2025-04-24 15:3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33:23
成语“涉海凿河”字面意思是“跨越大海,挖掘河流”。其基本含义是指不怕艰难险阻,勇于开拓进取,形容人们在事业或目标追求中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涉海凿河”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原文为“君之所为,皆可涉海凿河”。它描述了刘秀(光武帝)在建立汉朝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此成语体现了古代英雄人物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和开创精神。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毅力被广泛赞美和崇尚。“涉海凿河”不仅是对个人意志的赞美,也反映了历史上许多开创者的精神风貌。在现代社会中,该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强烈,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坚持不懈,追求更高的目标。
“涉海凿河”给人一种勇敢、坚韧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开拓新天地的英雄人物。它激励我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气和信心。
在我参加的一次大型项目中,面对时间紧迫和资源有限的局面,我感到非常沮丧。但我告诉自己要“涉海凿河”,最终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成功按时完成了项目。
在创作一首诗时,可以这样运用:
万里长风破浪行,
涉海凿河志不平。
艰难险阻皆可越,
心中梦想永不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brave the storm”,意指勇敢地面对挑战。这种表述同样强调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通过对“涉海凿河”的学*,我理解到勇于面对挑战和开拓进取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清史稿·河渠志》:“涉海凿河,以济漕运。”
《明史·河渠志》:“涉海凿河,以通运道。”
《宋史·河渠志》:“涉海凿河,以利漕挽。”
《晋书·食货志》:“涉海凿河,以济军需。”
《后汉书·班彪传》:“涉海凿河,以通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