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1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5:43
成语“即小见大”字面意思是通过小的事物或细节来反映出大的事物或整体的特征。它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微小的事例或现象,可以观察到更为广泛或深刻的道理或趋势。
“即小见大”并没有具体的历史典故或著作作为直接来源,但这个概念与**传统文化中重视细节、从局部推导整体的思维方式相契合。类似的表达在古代文献中也曾出现,比如《论语》中强调的“见微知著”。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细节往往被视为品质和深度的体现。即小见大的思维方式在商业、教育和人际交往中都十分重要,能够帮助人们抓住关键问题并做出有效决策。在现代社会,这种思维方式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
“即小见大”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往往是那些微小的瞬间,透露出人生的哲理。这种思维方式让我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更加关注细节,从而获得更深的理解。
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小的矛盾。我通过关注这些小细节,最终发现了团队沟通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使整个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在一首与生活哲学相关的诗中:
细雨轻洒窗前影,
即小见大是常情。
微光映射人生路,
每一步皆有新天地。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great things come in small packages”,强调小事物中蕴藏的巨大价值。这种表达同样在多个文化中存在,体现出人们普遍对细节与整体关系的重视。
通过对“即小见大”的学,我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通过小的例子来引导听者理解更复杂的观点,能够增强我的表达效果。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观察和思考事物时更加注重细节。
即小见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长久不解的事来。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曰:‘即小见大,吾知之矣。’”
《文心雕龙·序志》:“夫文之成也,必由小而及大,即小见大,斯为文之至也。”
《汉书·艺文志》:“夫子之言,即小见大,可以为天下法。”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矣,即小见大,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也。’”
《论语·子罕》:“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即小见大,斯之谓也。”
短篇小说的题材不怕‘小’,关键是在于要‘~’,这就要看作家的思想水平和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工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