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1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13:40
“以小见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小的事物或现象来观察、推断大的事物或道理。它的基本含义是通过细微的细节来理解整体或宏观的情况,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和代表性。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强调从小事物中领悟大智慧、整体的道理。虽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这一成语的首次出现,但在古典文学中,类似的思想常常被提及,特别是在《论语》和《道德经》中。
“以小见大”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以小见大”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和整体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快速的信息传播使得人们更容易忽视细节,但实际上,细节往往决定了事情的成败。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
“以小见大”让我联想到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能力。它激励我在生活中关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周围世界。这种思维方式对我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我们在讨论一个看似简单的方案时,发现其中的细节问题可能会导致后续执行的困难。因此,我们决定以小见大,逐一分析每个细节,最终制定出一个更加完善的计划。
在一首诗中:
细雨轻轻落,点滴声声响。
以小见大处,万物皆有望。
通过这种创作,将“以小见大”的思想融入到诗歌中,展示自然细节的美与深意。
在英语中,可以用“small things lead to big thing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具体的使用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许多文化都有类似的表达,强调细节对整体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表达方式和用例上可能存在差异。
“以小见大”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促使我们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从而形成更全面的认知。它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我提升了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这个成语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细节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文心雕龙·神思》:“夫以小见大,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以小见大,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淮南子·说山训》:“以小见大,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韩非子·难三》:“夫以小见大,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