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0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5:08
成语“民熙物阜”是一个表示社会安定、民众富裕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民众兴旺,物产丰饶”。其中“民熙”指的是人民生活安乐,欢欣鼓舞;“物阜”则是指物资丰富,经济繁荣。
“民熙物阜”源自古代的文献,最早见于《书经》,表达的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在传统的**文化中,民众的幸福和物质的丰盈被视为国家强盛、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
该成语通常用在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景象,例如在政治演讲中提到国家的发展成就、在文学作品中描绘理想的社会状态,以及在日常对话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民众的安乐与国家的繁荣是相辅相成的。成语“民熙物阜”不仅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理想社会观,也是现代社会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目标。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如何实现真正的“民熙物阜”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民熙物阜”让我联想到一个富饶宁静的小村庄,村民们过着安逸的生活,孩子们在田野上奔跑,老人们坐在门口聊家常。这种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向往,激励着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一次社区活动中,我曾用“民熙物阜”来形容我们社区的团结和友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环境越来越好,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生活也逐渐变得富足。
在一首描绘理想乡村的诗中,我尝试使用“民熙物阜”:
青山绿水间,村庄如画卷,
孩童笑声响,农田满金黄。
民熙物阜景,和谐共繁荣,
愿此乐土长,安宁伴千秋。
在英语中,“prosperity and happiness”可以描述类似的状态,但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这表明不同文化对社会繁荣与民众幸福的看法可能存在差异,而“民熙物阜”则更加强调历史文化的深厚根基。
通过对“民熙物阜”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社会责任的呼唤。在语言学中,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表达方式,激发思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复杂的情感与社会现象。
昔贞观中,民康物阜,盗贼衰熄,人知自爱,而不犯法。
~岁时丰,三边烽火息,四海受恩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