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0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16:40
“哕心沥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从心中哕出(吐出)血来”。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人倾注心血,极力去做某事,通常带有极大的情感投入和痛苦的代价,表达一种为了某种理想或目标而付出艰辛努力的情感状态。
“哕心沥血”源自古代文献,通常与对某种理想或事业的深切关注和投入有关。具体而言,该成语的字源可以追溯到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表现出人们对某些事情的深切思考和情感纠结。虽然没有明确的单一出处,但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情感和付出的重视。
“哕心沥血”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常见的场合包括:
在**文化中,哕心沥血的情感表达与人们对事业、家庭和友谊的牺牲精神密切相关。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奋斗和牺牲,也体现了社会对努力和付出认可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这一成语依然适用于表达对工作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哕心沥血”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努力奋斗的人们。他们的坚持和付出不仅令人敬佩,也激励着我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要勇于坚持。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这个成语在我心中具有特别的分量。
在我大学毕业时,参与了一个大型项目,团队成员们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几乎每天都加班到深夜。我们都哕心沥血地投入其中,最终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真实含义。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我哕心沥血,
为理想的梦,追逐无畏。
山高路远,心中有火,
纵使艰辛,亦无怨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lood, sweat, and tears”,意指为某个目标付出的极大努力和牺牲。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为理想奋斗的艰辛和付出。
通过对“哕心沥血”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努力与牺牲的关系。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珍惜那些为目标付出心血的人与事。它在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更在于激励我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
读公当时十失四事诸疏,盖皆哕心沥血之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