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01:42
成语“激贪厉俗”由“激”、“贪”、“厉”、“俗”四个字组成。其中,“激”指激发、引起;“贪”指贪婪、欲望;“厉”有严厉、强烈之意;“俗”指风俗、*惯。整体意义为:激发贪婪,严厉地影响社会风俗。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现象,导致人们的贪欲和不良风俗变得更加严重。
“激贪厉俗”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出现在古代文学、道德教化的背景下,反映了对贪婪和不良风俗的批判。类似的表达在历史上常常用来警示人们,避免沉迷于物质欲望而忽视道德与社会责任。
该成语适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尤其在讨论社会风气、道德败坏及人性贪婪时尤为常见。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述因贪欲而导致的悲剧或社会问题。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来批评某些不良现象或现状。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的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与“激贪厉俗”的含义形成鲜明对比。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追求的激增,使得“激贪厉俗”的现象更加突出,引发对社会风气的广泛讨论。因此,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激贪厉俗”让我联想到社会中的种种不良风气,尤其是对物质的无尽追求导致的道德沦陷。这种现象让我感到忧虑和不安,同时也促使我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理智与节制。
在一次志愿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些志愿者,他们在为贫困地区的儿童募捐时,因贪婪而试图从中牟利。我深感这种“激贪厉俗”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信任,也破坏了志愿服务的初衷。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激贪厉俗”:
贪心如火焰,烈焰逼人来,
风俗随之变,何处寻真怀?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eed is a vice”,强调贪婪是一种恶*。尽管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在各文化中,贪婪和不良风俗都是受到谴责的。
通过对“激贪厉俗”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贪婪对个体与社会的危害。在语言学中,该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中更加注重道德与伦理的思考。其警示意义对于我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和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于布衣,穷居介然之行,尚可以激贪厉俗,惇此薄夫。
或节义可称,或操履清洁,所以~,有益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