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1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05:48
成语“大吼大叫”的字面意思是指大声喊叫,声音非常响亮。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们因为愤怒、激动或者兴奋而发出的强烈声音,通常带有一种不理智的情绪表现。
“大吼大叫”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民间口语,表达了一种非常直观的情感状态。成语中的“吼”和“叫”都是表示声音的动词,强调了声音的强烈和急迫。
该成语在多种语境中都可以使用,比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大吼大叫”常常与激烈的情感表现、冲突与争执相关。现代社会中,尤其在网络时代,人们的情绪表达变得更加直接和公开,这一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依然常见,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
“大吼大叫”可以让人联想到强烈的情绪,如愤怒、兴奋、焦虑等。它也可能引发对某些冲突场景的联想,比如争吵、辩论。这个成语的使用能够增强表达的情感效果,使听者更容易感受到说话者的情绪状态。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双方都“大吼大叫”,情绪失控,最终导致了关系的紧张。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避免在冲动时说出过激的话。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夜空下,狂风呼啸,村民们在黑暗中大吼大叫,试图唤醒沉睡的星星,然而回应他们的只有无尽的回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shout and scream”,也指大声喊叫的行为,通常用来形容愤怒、恐惧或极度兴奋的情绪。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可能不同,但大声喊叫所传达的情感通常是相似的。
通过对“大吼大叫”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情感表达的媒介。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提醒我注意情绪的表达方式,尤其在与他人沟通时,需要适时而控地表达情感。
《金瓶梅》第二十一回:“潘金莲大吼大叫,怒斥西门庆。”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孙悟空大吼大叫,震慑群妖。”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宝玉大吼大叫,不肯就范。”
《水浒传》第十八回:“李逵大吼大叫,挥斧直劈。”
《三国演义》第五回:“张飞大吼大叫,直取吕布。”
请保持安静,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