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1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31:03
成语“奇光异彩”由“奇光”和“异彩”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奇特的光辉”和“不同寻常的色彩”。基本含义是指事物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美丽或独特的风采,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卓越与非凡。
“奇光异彩”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特定的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字词在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表达出事物的独特性和美丽。可以推测,这一成语的形成与对美的追求及对优秀事物的赞美有关。
“奇光异彩”在不同的语境中都可以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光与色象征着美好与希望。“奇光异彩”不仅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可以在艺术、文学等领域表达一种对美和卓越的追求。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描述创新和多元文化的表现时。
“奇光异彩”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和愉悦的。它让人联想到美丽的风景、精彩的表演或卓越的成就,常常激发出一种向往和欣赏的情感。使用这个成语时,能够传达出对某种独特美的强烈赞赏。
在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场艺术展览,展览中的作品各具特色,形态万千,给人一种“奇光异彩”的感觉。我在与朋友的交流中提到这次展览,形容它为“奇光异彩的艺术盛宴”,表达了我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创作者的敬佩。
在古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花满园, 奇光异彩映天边。 桃李争妍齐斗艳, 人间美景好不妨。
在英语中,可以用“brilliant and colorful”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尽管没有一个确切的成语对应“奇光异彩”。这种表达同样强调事物的美丽和独特性,但在使用频率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奇光异彩”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它在描述事物独特美丽时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使我在表达赞美和欣赏时更具表现力。这一成语的灵活运用在我的语言学和日常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向里一望,只见是个窈窕洞房,满室奇光异彩,也不辨是金是玉,是花是绣,但觉眼光缭乱而已。
《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那湖面上,波光粼粼,奇光异彩,映得满湖生辉。”
《儒林外史》第十回:“那灯笼上写着‘状元及第’四个大字,灯笼周围镶着金边,奇光异彩,照得满街通明。”
《镜花缘》第四十回:“只见那些果实,或红或绿,或黄或紫,五色缤纷,奇光异彩,映得满室生辉。”
《聊斋志异·阿绣》:“忽见阿绣,惊为天人,衣红绣鞋,奇光异彩,映照四壁。”
《红楼梦》第五回:“只见那宝玉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只是一到荧光灯下,每一块石头都放出多么美妙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