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41:47
“混然一体”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混合得如同一个整体”。它表示各种事物或元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强调整体性和协调性。
“混然一体”源于古代哲学,尤其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强调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具体的文献出处不详,但可以在一些古代哲学著作中找到相似的表达,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社会事物整体性的理解。
“混然一体”常用于描述复杂的事物在某种情况下形成的整体状态,适用于文学作品、演讲、哲学讨论、甚至日常对话中。例如,描述一个团队的合作、一个文化融合的现象,或是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混然一体”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常被用来描述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共存,强调多样性与整体性的共存。
“混然一体”带给人的情感往往是和谐与统一的感觉,联想到团队合作、文化交流等积极的场景。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一种对整体协调美的向往。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会用到“混然一体”来形容团队合作的成果。比如,在一次项目中,各个部门的协作让最终的成果呈现出完美的统一感,使得我深刻体会到整体的力量。
在一片宁静的湖面上,月光洒下,湖水与天际混然一体,仿佛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只有那份无限的宁静与和谐。
在英语中,与“混然一体”相对应的表达可能是“harmoniously integrated”或“a unified whole”。虽然其意思相近,但在使用频率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反映出文化对整体观念的不同理解。
“混然一体”不仅是一个描述现象的成语,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鼓励我们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强调整体思维的重要性,促使我们在沟通中更加注重协调与合作。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与聂小倩,情深意重,混然一体,虽人鬼殊途,而心心相印。”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不觉痴倒,心想:‘原来这黛玉竟是这般人物,与我混然一体,真个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文心雕龙·神思》:“神思混然一体,文采斐然。”
《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混然一体,不知其所以然也。”
这幅山水画气势雄壮,结构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