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1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16:33
成语“家散人亡”是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家庭散落,人也死去”。它通常用来形容家庭破裂、亲人离散,或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家庭成员失去联系,常带有悲伤的情感色彩。
“家散人亡”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作为来源,但其表达的意象在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反映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破裂带来的悲痛。家庭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家散人亡的情景往往与战争、灾难或社会动荡等因素相关。
该成语适用于描述家庭成员因外部因素而离散的场景,常见于文学作品、历史叙述、影视剧等。例如,小说中描绘因战乱而失去家人的悲惨故事时,可以使用“家散人亡”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在日常对话中,当谈及家庭关系的疏远、父母离婚或者亲人之间的隔阂时,也可以用到这个成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的和谐与团结被高度重视。“家散人亡”这一成语反映了家庭分裂带来的痛苦与社会的动荡。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关系日益复杂,这个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
“家散人亡”带来一种深深的悲伤和无奈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亲情的脆弱和家庭破裂后带来的孤独感,这种情感常常促使人们更加珍惜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听说过一位朋友因为父母离婚而经历“家散人亡”的痛苦,她常常感到孤独无助。这让我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的时光。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昔日庭前花正艳,
如今家散人亡间。
月明点滴思亲泪,
何时再聚共欢颜。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的美好和现在的孤独,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roken family”或“family disintegration”,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同样传达了家庭破裂的概念。在西方文化中,家庭破裂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常常成为文学和电影作品中探讨的主题。
通过对成语“家散人亡”的学,我不仅理解了其字面意义和情感深度,也意识到家庭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在语言学中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与家庭相关的情感与故事。
谋为举人急些也罢,若进士就迟一科也得,何必恁急急倾一家、补一家的?萧掌科被他弄得家散人亡,我却比他还便宜两个人。
鸿甫把他们安顿好了,才带了少妾到天津去,不料就接二连三的死人,此刻竟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