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4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44:01
成语“独出一时”由“独”、“出”、“一”、“时”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独自出现于一个时代”,引申义是指某人或某物在某个时期内表现突出、独特,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人或事物,显示出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独出一时”源于古代文学,常用于描述文学、艺术或科学领域中某位杰出人物的成就。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较为模糊,但一般认为它反映了对个人才能的高度赞赏,强调个体在特定时期的独特性和卓越性。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独特性和个体成就常常被赞美,尤其是在艺术和文学领域。成语“独出一时”反映了对个人才能的重视,强调在历史长河中,杰出个体的价值和影响力。在现代社会,这种赞美依然适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职业环境中。
“独出一时”给人带来一种赞赏和钦佩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那些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突出个体的才华与努力。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曾经有一次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我尝试通过“独出一时”来描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成就,强调他在那个年代的独特地位。这让我意识到,能够准确使用成语,不仅能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还能更好地传达我的观点。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李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独出一时。他的诗句如清泉流淌,洗净了人们心灵的尘埃,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作。”
在英语中,可以用“stand out in one's tim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例如,“He was a painter who truly stood out in his time, changing the course of art history.” 不同文化中对个体成就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承认杰出人才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对成语“独出一时”的理解,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个体在历史和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社会多样性的认可。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表达方式,还能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复杂的情感与思想。
她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