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4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3:32
成语“破家散业”由“破家”和“散业”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家庭破裂,事业散失。它通常用来形容由于某种原因(如赌博、挥霍、犯罪等),导致家庭破产,事业失去,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它传达出一种因过失或不当行为而导致家庭和事业双双失败的悲惨境况。
“破家散业”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的构成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事业的重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事业则是个人成就和经济支持的体现。成语的形成与社会对家庭和职业稳定性的珍视密切相关。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在诗词中表达了对家庭破裂和事业失败的感慨,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成语的流行。
“破家散业”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事业被视为一个人的根基。破家散业不仅是个人的失败,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因此,这一成语在社会中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尽管经济环境不同,但家庭和事业的稳定依然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破家散业”这一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沉重的情感反应,令人联想到失落、悲伤和无奈。它提醒我们珍惜家庭和事业,警惕不当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种情感在生活中能够引导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因追求快速致富而沉迷于投资,最终导致家庭破裂,事业失败。这让我深刻理解到“破家散业”所传达的教训,提醒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理智和谨慎。
在某个小镇上,有一个年轻人,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生活”,不断挥霍自己的积蓄,最终他破家散业,孤身一人。每当他看到满街的笑脸,心中不禁感到一阵苦涩,因他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美好,已变成了无尽的遗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ose everything”或“fall from grace”,它们同样表达了因错误选择导致的生活崩溃。不同文化中对家庭和事业的重视程度不同,但这种因不当行为导致的悲惨结果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破家散业”的学,我更加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观。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也是对家庭和事业重要性的强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类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亲老涕泣,孤子啼号,破家散业,迎尸千里之外,裹骸骨而归。
《明史·李自成传》:“自成既破家散业,遂起兵反明。”
《宋史·岳飞传》:“飞既破家散业,遂以忠义自许。”
《晋书·王敦传》:“敦既破家散业,遂专权朝政。”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破家散业,遂与曹操争衡。”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败死,羽乃破家散业,亡命于外。”
一旦失职,凛凛有破家散业,流离死亡之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