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45:53
“行之有效”这个成语由“行”、“之”和“有效”三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实行之后能够产生效果”。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某种方法、措施或策略在实践中能够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具有实际的可行性和效果。
成语“行之有效”最早见于《周礼》,虽然该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其背后的理念在古代文献中是普遍存在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它与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儒家和道家提倡的“实践出真知”相契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行之有效”通常用于讨论某种措施、计划或方法的有效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挑战,人们越来越重视“行之有效”的策略。这个成语反映了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强调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特别是在商业、教育和政策制定等领域,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常态。
“行之有效”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带有信心和希望。它让人联想到成功的策略、有效的行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能够激励人们采取行动,追求实际的成果。
在我的工作和学习中,我经常需要评估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是否行之有效。例如,在组织一次活动时,我们会先进行小规模的测试,看看这些方案是否能够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某个小镇上,村民们面临着水源不足的问题。于是,他们决定采用一种古老的灌溉技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发现这种方法不仅节省水资源,而且提高了作物产量,真正做到“行之有效”。于是,这个小镇成为了周边地区的模范,吸引了许多前来学习的农民。
在英语中,“effective”或“proven effective”可以与“行之有效”对应,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不同文化中,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理念普遍存在,但具体的表达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行之有效”的分析,我深刻体会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提醒我在面对问题时,要注重寻找那些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它在我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整风是在我们历史上~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