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3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54:27
“搓粉团朱”是一个成语,其字面意思是将粉末状的物质搓成团,通常暗示着细致入微、逐步成形的过程。基本含义上,这个成语象征着通过努力和耐心将一种看似散乱的东西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价值的东西。
该成语的具体历史背景和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与古代手工艺相关。在古代,制作粉团或朱砂(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红色颜料)都是需要经过精细工艺的过程,因此“搓粉团朱”可以体现出传统工艺的精细与复杂。
“搓粉团朱”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被广泛崇尚,强调对技艺的追求与精益求精。成语“搓粉团朱”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在强调专业主义和团队合作时,它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对细节的重视和对过程的尊重。
“搓粉团朱”给人一种细腻、耐心和坚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手工艺人挥洒汗水、专注于每一个细节的场景,激发出对传统手工艺的敬意和对创造的热爱。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团队项目,起初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像散落的粉末。但通过不断的讨论和调整,最终我们像“搓粉团朱”一样,逐渐凝聚出一个统一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某个秋天的傍晚,夕阳洒在大地上,仿佛在搓粉团朱,温柔又细腻。每一片落叶都像是被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凝聚着大自然的心血。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会涉及“精雕细刻”或“慢工出细活”等,强调在创造过程中对细节的关注和耐心。这些表达在不同语言中也同样承载着对工匠精神的推崇。
通过对“搓粉团朱”的学,我意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强调细节和过程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更让我在表达时能够更加注重过程与细节,反映出对工作的尊重与热爱。
窃玉偷香,裁冰剪雪,搓粉团朱。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花魁娘子搓粉团朱,打扮得妖娆。”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那妇人搓粉团朱,打扮得妖娆。”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女子搓粉团朱,打扮得十分妖娆。”
《聊斋志异·阿绣》:“生见其搓粉团朱,娇媚异常,不觉心动。”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便搓粉团朱,做出一副娇憨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