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11:25
成语“桑枢甕牖”的字面意思是指“桑树的车轮和陶瓷的窗户”。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房屋简陋,生活条件艰苦,常用来比喻贫穷、简陋的居住环境。
“桑枢甕牖”出自《左传》。在这部古代历史文献中,描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提及了当时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状态。这个成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关注,并通过对比的方式突显了生活的艰苦与简陋。
该成语通常在描述人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时候使用,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渲染一种贫穷、简陋的氛围。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设施差,或者某人的生活条件不佳。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社会分层明显,贫富差距较大,很多人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桑枢甕牖”这一成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现代社会中,虽然物质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这个成语仍然适用于描述某些贫困地区或人群的生活状态,提醒人们关注社会问题。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凉和无奈。它让人联想到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奋斗历程。这种联想能够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关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去过一个偏远的山区,那里的人们居住条件非常差,很多房屋都是桑枢甕牖的模样。这使我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也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一个小镇上,房屋虽是桑枢甕牖,然而镇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将这片简陋的土地变得生机勃勃。即使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在桌上,依旧能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在英语中,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poor living conditions”或“humble abod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不同文化中对贫穷、简陋生活的描绘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能引起共鸣。
通过对“桑枢甕牖”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生活条件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它提醒我们珍惜现有的生活条件,并关注那些生活艰辛的人们。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增加了我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也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
原宪居鲁……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甕牖,二室,褐以为塞。
《晋书·隐逸传·陶潜》:“陶潜家贫,桑枢甕牖,衣褐不完。”
《后汉书·王符传》:“王符家贫,桑枢甕牖,衣褐不完。”
《汉书·王莽传下》:“莽家贫,桑枢甕牖,衣不蔽体。”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贫,桑枢甕牖,衣褐不完。”
《庄子·外物》:“桑者,木之贱者也;枢者,户之要也。甕者,瓦之贱者也;牖者,室之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