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46:26
“独霸一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独自占有一块地方,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或地区中,某个人或某种势力独自控制和支配,没有其他竞争者。它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暗示垄断或霸权的行为。
成语“独霸一方”源于古代汉语。虽然没有确切的文献出处,但从字面分析,“独”表示单独、唯一,“霸”指占有、控制,“一方”则是指某一个区域或领域。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某些势力对地方的控制与统治,描绘了一种权力和影响力的集中现象。
“独霸一方”常用于政治、商业、社会等领域,形容某个团体或个人在某个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强势角色在故事中的控制力;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来形容某个公司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在演讲中,可能用于批评某种不公平的竞争行为。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独霸一方”常常与权力、统治和控制相联系。在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成语更多地用于描述商业竞争中的垄断现象。而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时代,独霸一方的现象更是频繁出现,比如某些平台对信息流的控制。
“独霸一方”给人一种压迫和不公的感觉,容易引发对权力滥用的不满与反感。它让人联想到历史上那些专制的统治者,或是商业上那些不公平竞争的企业,带来一种警醒和反思的情感。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由于某个团队的强势,导致其他团队的想法得不到重视,形成了“独霸一方”的局面。这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和意见交流的重要性,避免了类似的情况在未来再次发生。
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某个商人独霸一方,他的商店是村里唯一的购物场所,村民们不得不依赖他。最终,村里的人们决定团结起来,开设一家合作社,打破了商人的垄断,恢复了公平交易的环境。
在英语中,类似于“独霸一方”的表达可以是“monopolize”,意指某个个体或团体对某个领域的完全控制。这种表达同样带有负面含义,反映了对公平竞争的缺失。
通过对“独霸一方”的深入分析,我对权力与控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的表达效果,也在理解社会现象、商业行为时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它提醒我们关注权力的不平衡,倡导公平与合作。
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宋史·岳飞传》:“飞既平江南,独霸一方。”
《晋书·王敦传》:“敦既据荆州,独霸一方。”
《三国志·魏书·曹操传》:“操既定中原,独霸一方。”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并四州之地,独霸一方。”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既破秦,自立为西楚霸王,独霸一方。”
少年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