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4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5:09:03
“鼓衰气竭”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是“鼓起的气已衰退,精神已耗尽”。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精神状态不佳,士气低落,缺乏斗志和活力。
“鼓衰气竭”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鼓瑟吹笙,举行不知所止;鼓衰气竭,过之者亡”。这里提到的“鼓衰气竭”指的是在音乐演奏中,乐器的声音已经衰弱,表达了一种无力的状态。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国文化中,士气和精神状态被视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面对困难时,鼓励他人振作、重拾信心是非常常见的社会现象。现代社会中,“鼓衰气竭”不仅可以用于个人,还可以用于团队和组织的氛围。
“鼓衰气竭”让我联想到一种无力感和压抑的情绪。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感受到疲惫和无助。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及时调整心态,寻找重新振作的方法。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低谷,工作和生活压力让我感到“鼓衰气竭”。但通过与朋友的交流和积极的自我调整,我逐渐走出了这种状态,重新找回了激情。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在那场漫长的战斗中,士兵们一个个鼓衰气竭,终于在将士们齐心协力的呐喊中,重新找到了勇气,向敌人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own in the dumps”,意指情绪低落或心情不好。不同文化中对情绪低落的描述各有不同,但都强调了人们在逆境中的脆弱和需要支持的状态。
通过对“鼓衰气竭”的分析,我认识到,语言中的成语不仅是词汇的组合,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他人的情感状态。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抑又不知~,自此为迁延之役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