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12:18
成语“梓匠轮舆”字面意思是“梓木匠和车轮”。其中“梓匠”指的是用梓木制作器具的工匠,“轮舆”则指的是车轮和车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工匠的技艺和工具,强调某种事物的本质和基础。
“梓匠轮舆”出自《左传》,在古代文献中提及了工匠与工具的关系,强调了技艺与材料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这一成语中,梓匠作为制造者,而轮舆作为被制造的工具,体现了工匠精神和工艺的精深。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绘工匠的技艺,或是在讨论制作工艺时表达对工匠的尊重。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比喻人们在某个领域的专业技能与其所用工具的关系。在演讲中,可能被用来强调基础教育或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工匠被视为技艺传承的重要角色,工艺品的质量与工匠的技能密不可分。现代社会强调技能和创造力,梓匠轮舆作为对工匠精神的致敬,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对工匠的尊重与敬仰,体现了对细节的关注和对质量的追求。它激励着我在工作和学*中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一个手工艺项目,学*如何制作传统木器。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梓匠轮舆”的含义,意识到工具与技艺的结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在一首诗中,我将这一成语融入如下:
梓匠巧手雕春色,
轮舆轻转逐梦飞。
技艺传承皆有道,
心中匠魂永不歇。
这首诗通过描绘工匠的技艺,将成语的精神展现出来。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e craftsman and his tools”,强调工匠与工具的关系。许多文化都尊重工艺和手工制作,但在具体表达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梓匠轮舆”的学,我认识到工匠精神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关注基础,注重细节,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我。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晋书·艺术传·陈训》:“少好秘学,天文、算历、阴阳、占候无不毕综,尤善风角。”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汉书·王褒传》:“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清水焠其锋,越砥敛其锷,水断蛟龙,陆斩犀革,忽若彗泛画涂。然而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孟子·尽心下》:“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周礼·考工记序》:“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
木之就规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