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07:38
“莫不逾侈”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不奢侈的”,形容一种普遍的奢华或浪费的状态。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况下,所有人或事物都表现出奢侈、过度的特征,通常带有否定的含义,暗示过于奢侈的生活方式。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何进传》,原文为“今都督之士,莫不逾侈。”这是在描述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现象,强调了奢华风气的蔓延。历史背景中,奢侈与腐败往往相伴而生,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特定社会条件下的普遍现象。
“莫不逾侈”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奢华无度、铺张浪费、过犹不及。
反义成语:节俭持家、量入为出。
在**传统文化中,节俭被视为美德,而奢侈则往往与腐败和道德沦丧相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奢侈的观念和表现形式也在变化,但“莫不逾侈”依然提醒人们关注消费的合理性和社会风气的健康。
“莫不逾侈”让人联想到奢华背后的空虚与压力,常常引发对现代人追求物质的反思。它可能带有一丝批判的意味,使人思考生活的真正价值。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他总是追求奢侈品,买最新款的手机和名牌服饰。虽然他很享受这种生活,但我也常常用“莫不逾侈”来提醒他,不要迷失在物质的追求中。
在某个故事中: 在繁华的城市中心,所有的餐厅、酒吧、商场都散发着奢华的气息,仿佛每个人都在宣告:“我们生活在一个莫不逾侈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的边缘,有一个小小的咖啡馆,安静而朴素,正是这样的地方,让人们找回了真实的自己。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hedonism”(享乐主义)来表示,强调追求享乐的生活方式。同样地,在不同文化中,奢侈与节制的讨论也时常出现,但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
通过对“莫不逾侈”的分析,我意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奢侈的成语,更是对社会风气和人们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与文化背景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的需求和生活的真正意义。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