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5:08
成语“授手援溺”字面意思是把手伸出来帮助一个正在溺水的人。基本含义是指在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时,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帮助。这个成语强调了救助他人的重要性,体现了人际间的关爱和责任感。
“授手援溺”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其寓意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于互助精神的崇尚,强调在危难时刻施以援手的道德义务。成语中的“授手”指的是伸手相助,而“援溺”则是救助那些面临危险的人,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
该成语适用于各种场合,尤其是在描述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情景时。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壮丽场面。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关注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演讲中,借用该成语可以强调道德责任感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念根深蒂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授手援溺的精神都被视为社会的美德,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关系。在现代社会,随着人际关系的疏远,呼唤这种互助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授手援溺”让我联想到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特别是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有人伸出援手,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情感反应也促使我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能更主动地帮助他人。
在我生活中,曾遇到一位迷路的老奶奶,我主动帮助她找回家,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授手援溺的意义。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我相信这份关心能给她带来温暖。
在某个寒冷的冬天,夜色渐深,街头行人稀少。小王看到一个流浪汉蜷缩在角落,顿时心生怜悯,毫不犹豫地走过去,脱下自己的外套,轻声说道:“来,给你披上,授手援溺,温暖你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lend a hand”,同样传达了帮助他人的意义。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在不同文化中,助人精神的内涵依然存在,反映了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观。
通过对“授手援溺”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美德。
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授之以手。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授手援溺,以救荆州。”
《后汉书·袁绍传》:“绍授手援溺,以救河北。”
《汉书·王莽传下》:“莽乃授手援溺,以救天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乃授手援溺,以救赵国。”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荀息授手援溺。”
《邴原别传》:“实望根矩,仁为己任,~,振民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