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50:59
“十样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十种不同的花样制作的锦缎,寓意丰富多彩,形形色色。它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多样性、繁多而美丽的特点。
“十样锦”源于**古代的织锦工艺,传统上,锦缎以其精美的图案和多样的色彩著称。具体的历史背景并不详尽,但可以推测与古代的纺织技术和审美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多样性的欣赏。
“十样锦”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十样锦”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繁荣和多样性,反映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在现代社会,它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多元文化和包容性的语境中,能够鼓励人们欣赏不同的文化和观点。
“十样锦”带给我一种欢快、丰富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五彩斑斓的生活和多样的体验。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每一种经历都是独特而美丽的,值得珍惜和欣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个文化节,上面展示了十种不同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十样锦”的意义,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十样锦”:
春风拂面十样锦,
花开四季各不同。
月下吟唱千古事,
共赏繁华共此生。
在英语中,可以用“variety is the spice of life”来表达类似的概念,强调多样性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和丰富。而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强调多样性和丰富性的重要性。
通过对“十样锦”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多样性在生活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欣赏事物时更加关注其多元性,提升了我的文化素养。
蜀时制十样锦,名: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蘘荷。
《清史稿·舆服志四》:“其制,盘屈四龙,为趺,饰以金,四面有十样锦。”
《明史·舆服志三》:“其制,盘屈四龙,为趺,饰以金,四面有十样锦。”
《元史·舆服志二》:“其制,盘屈四龙,为趺,饰以金,四面有十样锦。”
《金史·舆服志下》:“其制,盘屈四龙,为趺,饰以金,四面有十样锦。”
《宋史·舆服志六》:“其制,盘屈四龙,为趺,饰以金,四面有十样锦。”
我有一方大红~缎子,也照依姐姐描恁一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