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6:32
成语“排门逐户”字面意思是“逐个排开门,逐家逐户地进行”。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逐一地进行,或是一个一个地去处理某件事情,常用于形容做事细致、周到。
“排门逐户”出自于《后汉书·光武帝纪》,原文是“光武帝之初,平定四方,排门逐户,令无敢匿匿。”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光武帝在平定叛乱时,逐一检查每一户的情况,体现了他治理国家的细致和周全。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个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细致和周到是被高度重视的品质。“排门逐户”体现了对每一位个体的重视,这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服务和客户体验的行业中。
“排门逐户”给人一种细致入微、周到体贴的感觉。这种细致的态度让人联想到关心和责任,强调了对于每个人的关注与尊重。
在我参与的社区服务中,我们组织了一次爱心捐赠活动,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向每一位居民宣传活动,并收集他们的意见。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排门逐户”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居民的需求,做好服务。
在一个温暖的冬季夜晚,志愿者们如同春天的使者,排门逐户,送去的是一份温暖和关怀。每个家庭的笑脸,都是对他们辛苦努力的最好回报。
在英语中,可以用“go door to door”来表达类似的意思,通常用于形容选举活动或募捐行动中,逐家逐户地进行宣传或征集。然而,中文的“排门逐户”更强调了细致和尊重个体的态度。
通过对“排门逐户”的学*,我认识到细致和周到在沟通和执行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握。
写出岳元帅父子受屈情由,排门逐户的分派,约齐蝎子,共上民表,要替岳爷申冤。
《清史稿·食货志一》:“排门逐户,编审丁口。”
《明史·食货志二》:“排门逐户,责其偿补。”
《宋史·食货志上》:“排门逐户,悉令具陈。”
《旧唐书·食货志上》:“排门逐户,均平如一。”
《后汉书·宦者传·吕强》:“排门逐户,搜捉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