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0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6:15
“排除万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排除所有的困难和障碍”。它表示在面对各种困难时,能够坚定不移、克服所有阻碍,最终达到目标。这个成语强调了决心和毅力。
“排除万难”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文学出处,但其构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成语中的“排除”意味着将困难和障碍推开,而“万难”则强调了困难的多样性和数量,体现了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
“排除万难”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排除万难的精神与传统的奋斗精神相结合,反映了对成功的追求与坚持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仍然适用,尤其在面对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环境时,排除万难的态度成为许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质。
“排除万难”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到了勇气、希望和坚持。这种表达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信念,去努力克服障碍。
在我自己的经历中,曾经在学某个难度较大的科目时,感到无比沮丧,但我告诉自己要“排除万难”,于是制定了详细的学计划,并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坚持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该成语:
风雨如晦路漫漫,
心中有梦不言难。
排除万难勇向前,
终见彩虹映天边。
通过这样的表达,体现了在困难面前保持的信心与勇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overcome all obstacles”或“face challenges head-on”。这些短语同样强调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毅力,尽管文化背景和历史不同,但对克服困难的共识是普遍的。
“排除万难”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现代人面对挑战时的一种态度。它在语言学*与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持之以恒,努力克服障碍。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适用于团队合作与企业发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启发性。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清史稿·林则徐传》:“林则徐排万难,禁烟抗英。”
《明史·郑和传》:“郑和排万难,七下西洋。”
《宋史·岳飞传》:“岳飞排万难,收复中原。”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排万难,平定江南。”
《后汉书·班超传》:“超遂排万难,定西域。”
总是主动挑起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兢兢业业,~去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