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40:12
成语“无始无终”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现象的循环性、持续性,或是缺乏明确的界限和终结。它也可以引申为一种状态,表示事情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或是某种关系、情感、过程等的无尽性。
“无始无终”最早可能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和**的循环论。道家讲究“道”的无始无终,强调自然界的循环和变化。虽然具体的文献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在古代哲学、文学中有广泛的使用。
“无始无终”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许多哲学思想强调时间的循环性和无常性,“无始无终”反映了这一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也可以用来描述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比如人际关系的模糊性、工作中的无尽压力等。
“无始无终”常常带给人一种无奈和迷茫的感觉,联想到无法摆脱的困境或复杂的情感纠葛。它能够引发对生活、时间流逝和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段友谊让我感到无始无终。尽管我们有过快乐的时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却变得模糊,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束点。这个成语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这种状态的复杂性。
在夜空下,星辰闪烁, 思绪在时间的河流中漂泊。 友谊如影,无始无终, 犹如那轮明月,永恒不息。
在英语中,“endless”或“never-ending”可以表达相似的含义,但往往缺乏“无始”的概念。西方文化中更多着重于结果和目标,而东方文化则对过程和循环有更深的理解。
通过对“无始无终”的学,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时间、过程与存在的复杂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时,能够更全面地看待问题。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无古无今,无始无终。
《吕氏春秋·大乐》:“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
《列子·天瑞》:“无始无终,无内无外,无古无今,无生无死。”
《文子·道原》:“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无上无下,守一不变。”
《淮南子·原道训》:“无始无终,是谓道纪。”
《庄子·齐物论》:“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终也者,有未始有终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终也者。”
做事不能~,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