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4:2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37:54
成语“至当不易”字面意思是“最适合的时机是不容易把握的”。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关键的时刻或重大决策时,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并不多,强调时机的珍贵和选择的困难。
“至当不易”的具体出处不太明确,但其字面结构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对“时机”和“选择”的深刻理解。在许多古典著作中,强调时机的重要性和困难性是常见的主题,如在《论语》和《庄子》等典籍中都有涉及。这可能反映了古人对人生决策和时机把握的哲学思考。
“至当不易”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时机和选择被视为智慧的体现。古代文人常常通过诗词、散文表达对时机的敏感和把握,因此“至当不易”在文化层面上有着深刻的意义。在现代社会,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人们更需强调对机会的把握,这使得该成语在现代依然适用。
“至当不易”让我联想到万事开头难与选择的重要性,尤其在生活中面临重大决策时,常常伴随焦虑和不安。这种情感反应在我思维和表达中,会促使我更加谨慎地考虑选择的后果。
在我的生活中,毕业选择专业时,我深刻感受到“至当不易”的道理。虽然有很多选择,但最终的决定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这个过程让我认识到关键时机的可贵。
在一首小诗中:
晨曦微露时,至当不易,
抉择如风起,心事难以语。
流水无情去,岁月悄然逝,
愿我把握今,未来不再迟。
这首诗通过描绘晨曦时分的抉择,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有类似“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的表达,强调时间的珍贵和机会的转瞬即逝。这表明在不同文化中,时间和机会同样受到重视,反映出普遍的人生哲学。
“至当不易”让我更加意识到在生活中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决策的复杂性以及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促进我们在交流中更加精准地表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