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0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20:04
“磨砻淬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磨、砻、淬等过程来锻炼和激励。这里的“磨”指磨光、打磨;“砻”指用石磨来加工;“淬”指通过冷却来增强金属的硬度;“励”则意为激励、鼓舞。整体上,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反复的锻炼和磨砺,促使人的意志、品德或才能不断提升。
“磨砻淬励”出自《易经》。在《易·系辞下》有云:“君子以懿文德,故能磨砻淬励而志行。”这句话强调了君子通过文化修养和道德鼓励来提升自己的品德与才能。因此,成语的起源与古代对君子修身齐家的重视密切相关。
“磨砻淬励”通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学、工作或其他领域通过努力和锻炼来提升自己。它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诗词、散文中,也常用于日常对话和演讲中,以激励他人或自我鼓舞。例如,在班级会议上,老师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鼓励学生努力学。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磨砻淬励”在*文化中体现了对自我修养的重视,尤其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强调个人的道德、品德和才能的提升。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学和工作环境中,鼓励人们不断努力向上。
“磨砻淬励”让我想到了成长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也伴随着无数的收获和成就感。它提醒我,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不断努力的结果。
在我的学*经历中,面对困难的课程时,我常常提醒自己要“磨砻淬励”,坚持不懈,最终掌握了这些知识。每当遇到挫折,我就会想起这个成语,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在春天的阳光下, 我如同新芽破土, 在磨砻淬励的时光里, 汲取大地滋养, 用心去追逐梦想的光辉。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hone one’s skill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通过反复练*和锻炼来提升技能。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都是强调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磨砻淬励”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激励,也是对社会积极向上的一种期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坚持不懈,努力追求卓越,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能力。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深化了我对成长过程的理解。
思得卓识博闻之士相与讲习,磨砻淬励,证其是黜其非,增益其所未至。
《清史稿·文苑传三·赵翼》:“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而才调纵横,于时为最。”
《清史稿·文苑传二·朱彝尊》:“彝尊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士祯神韵天然,非彝尊所及;彝尊学博才富,又非士祯所及。”
《清史稿·文苑传一·王士祯》:“士祯以诗名,独主神韵之说。尝与门人论诗,谓诗之道,有根柢焉,有兴会焉,二者率不可得兼。镜中之象,水中之月,相中之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此兴会也。本之风雅,以导其源;溯之楚骚、汉魏乐府诗,以达其流;博之九经、三史、诸子以穷其变,此根柢也。二者得兼,则足以通诗人之津梁矣。”
《明史·文苑传三·高启》:“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之未发也。及归,居青丘,授书自给。知府魏观为移其家郡中,旦夕延见,甚欢。观以改修府治获谴,帝见启所作上梁文,因发怒,腰斩于市,年三十有九。”
《宋史·文苑传五·刘恕》:“笃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