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2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19:58
“刮垢磨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刮去污垢,磨亮光泽。引申义是指去除事物表面的杂质和污点,使其变得更加完美、光洁,通常用于形容对人的品德、才华等进行磨练和提升。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不详,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生活实践,特别是工匠在制作工艺品时所采用的技术。古代文人常常以“刮垢磨光”来形容对自身修养的追求,强调通过学*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刮垢磨光”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修养被视为极为重要的价值观。成语“刮垢磨光”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奋刻苦、追求完美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教育和职场环境中,强调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刮垢磨光”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让我想起了奋斗与成长的过程,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断努力、追求进步的人们。这个成语也激励我在面对生活挑战时,勇敢地去磨练自己。
在大学时期,我曾面临学业压力,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学*和参加各种活动,我逐渐感到自己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了“刮垢磨光”,最终顺利毕业。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努力提升自我的重要性。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写到一个年轻的工匠,从小在父亲的工坊中学*雕刻。他在每一件作品上都投入极大的热情,努力“刮垢磨光”,通过不断地实践,最终成为了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他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olish oneself”或“refine oneself”,同样强调个人的提升和完善。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反映了人们对自我提升的共识。
通过对成语“刮垢磨光”的学,我认识到个人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在我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要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自己。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清史稿·文苑传三·黄景仁》:“刮垢磨光,独出冠时。”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刮垢磨光,庶几无愧。”
《文选·刘峻〈辩命论〉》:“刮垢磨光,希世之珍。”
《汉书·王褒传》:“刮垢磨光,不见其瑕。”
《庄子·养生主》:“刮垢磨光,以全其天。”
暗想小生莹窗雪案,~,学成满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