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4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8:21
成语“气竭形枯”的字面意思是“气力耗尽,形体枯竭”。它用来形容一个人极度疲惫,精神和体力都达到了极限,表现出无力和萎缩的状态。整体上,这个成语强调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
“气竭形枯”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李斯在描述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疲惫和无奈时,提及了身心俱疲的状态。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身心疲惫的敏感与深刻理解,表现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经历了极大的精力消耗后,表现出疲惫不堪的状态。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
“气竭形枯”反映了**文化中对劳累与疲惫的深刻认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人们常常感受到身心疲惫,因此这个成语的使用显得尤为适用,能够引发共鸣。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它带有一种悲凉和无奈的情感。使用这个成语时,会让我想起那些辛勤努力却未必能得到回报的场景,激发对人类努力与命运的思考。
在我的学生活中,曾经经历过一段高强度的复阶段,最终感到“气竭形枯”。那时我意识到,适当的放松和休息是多么重要。后来,每当身心疲惫时,我都会提醒自己要适时调整,避免陷入这种状态。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夜漫漫思无尽,心疲意竭形已枯。唯有星光伴我行,轻声细语慰心间。”通过这样的表达,不仅展示了成语的灵活性,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疲惫。
在英语中,“exhausted”或“worn out”可以表达类似的疲惫状态。但相较于“气竭形枯”,这些表达更为常见且普遍,缺乏成语所承载的文化深度与历史背景。
“气竭形枯”不仅是一个描述疲惫的成语,它也蕴含了对生命状态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适当地表达疲惫与困乏的状态,可以让交流更加真实和有深度。它提醒我们在高压环境中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如是而精耗形枯,神亡气竭,药不能补,养不能回,恹恹病矣,又一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