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8:17
“气焰嚣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气势汹汹、张扬得意”。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态度傲慢、嚣张,显示出一种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气势。基本含义是指某人表现出极度自信甚至傲慢,给人一种无法无天的印象。
该成语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历史典故,但“气焰”和“嚣张”这两个词汇在古代文学和文言文中经常出现。“气焰”原指气势和焰火,后引申为气势和傲气;“嚣张”则有张扬、喧哗的意思。合在一起,形象地刻画了一个人或团体的傲慢态度。
“气焰嚣张”常用于描述那些在权力、地位上占优势的人,尤其是在面对挑战或竞争时。例如在政治、商业竞争、体育比赛等场合,都可以使用这一成语。它也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描写某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谦虚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过于“气焰嚣张”往往被视为不受欢迎的行为。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在对待领导、名人或成功者时,谦逊与低调的态度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
“气焰嚣张”给我的第一反应是负面的情感,联想到傲慢无礼、不尊重他人等行为。这种态度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在工作中表现得极为自信,甚至有些气焰嚣张,常常不顾他人的意见,这导致团队合作的困难。经过沟通,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逐渐变得谦逊,团队氛围得以改善。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气焰嚣张”:
风吹云散气焰高,
傲立峰巅无人挑。
世事如棋皆在变,
莫让嚣张误了道。
在英语中,可以用“arrogant”或“overbearing”来形容类似的态度。这些词汇同样传达出一种傲慢的情绪,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现出傲慢的方式和接受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气焰嚣张”的学,我意识到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际交往中的微妙之处。这个成语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具有很好的表现力,值得在日常交流中加以运用。
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明史·张居正传》:“张居正气焰嚣张,朝中无人敢撄其锋。”
《宋史·岳飞传》:“岳飞气焰嚣张,金人闻之丧胆。”
《资治通鉴·汉纪·高祖十年》:“韩信气焰嚣张,自以为天下无敌。”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气焰嚣张,自立为西楚霸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气焰嚣张,诸侯莫敢与争。”
你不要怕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