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0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17:54
成语“洗垢求瑕”字面意思是洗去污垢,寻找瑕疵。基本含义是指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尽量去除缺点和不足之处,强调对事物的严格要求与高标准。
“洗垢求瑕”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献出处,然而其构成的字词在古代文献中常常出现,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完美和细节的重视。可以联想到古人对器物的精细要求,以及对道德和学问的追求。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追求完美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尤其在教育、艺术和商业领域。这个成语反映了对质量和细节的重视,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强调高标准和自我要求尤为重要。
“洗垢求瑕”让我联想到一种追求理想、不断自我完善的心理状态。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仍然保持高标准和严要求,努力超越自我。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时常会运用“洗垢求瑕”的理念,特别是在写作和项目管理中。每当我完成一篇文章或一个项目时,我都会反复检查,寻找可能的不足之处,力求做到最好。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心中理想如明月,洗垢求瑕心不惧。
细节处见真章意,岁月磨砺志不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ursuit of perfection”,强调对完美的追求。然而,“洗垢求瑕”更加强调清除缺陷和不足,具有更细致的品质控制的内涵。
通过对“洗垢求瑕”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追求准确性和完美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语言的要求,更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这个成语鼓励我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以次知党人之意,未尝一日不在倾臣,洗垢求瑕,止得此事。
《晋书·王导传》:“洗垢求瑕,以察其奸。”
《后汉书·杨震传》:“洗垢求瑕,以责其罪。”
《汉书·王莽传下》:“洗垢求瑕,以见其恶。”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洗垢求瑕,以观其过。”
《左传·宣公十五年》:“洗垢求瑕,以明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