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2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13:43
成语“披沙拣金”的字面意思是“把沙子披开,挑选出金子”。它的基本含义是比喻在大量的事物或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部分,强调了寻找和辨别的过程。
“披沙拣金”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在寻找贵重物品时的情景,尤其是在淘金和挖掘中需要耐心和技巧。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艰苦条件下寻求希望与财富的精神。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筛选与选择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反映了智者在面对复杂环境时的智慧和耐心。在现代社会,信息过载使得“披沙拣金”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帮助人们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
“披沙拣金”给人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让人联想到努力、坚持和智慧。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它激励我们要有耐心去寻找真正的价值。
在我自己的学和工作中,常常需要“披沙拣金”。例如,在阅读大量文献时,我会先浏览摘要,找到最相关的内容,再深入阅读,这样提高了我的学效率。
在某个故事中,主人公面临重重困难,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废墟中找到一枚金色的戒指,象征着她在经历挫折后获得的希望。可以写道:“在那片沙尘飞扬的废墟中,她披沙拣金,终于找到了那枚闪耀的戒指,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在英语中,与“披沙拣金”相似的表达是“to sift through”或“to separate the wheat from the chaff”,也表达了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内容的意思。不同文化中都存在类似的概念,反映了人类在面对信息和选择时的共同需求。
通过对“披沙拣金”的全面分析,我深刻理解到它在生活和学*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鼓励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晰的目标,努力寻找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梦溪笔谈·艺文》:“披沙拣金,往往得之。”
《文心雕龙·序志》:“披沙拣金,岂易得哉?”
《宋史·艺文志》:“披沙拣金,时有获宝。”
《晋书·虞预传》:“披沙拣金,往往有得。”
《世说新语·文学》:“披沙拣金,往往见宝。”
~,所获甚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