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2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12:41
“披坚执锐”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披上坚甲,握住利器”。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准备充分,装备精良,勇敢地投入战斗或面对困难。通常用来形容在战斗或重大挑战中表现出的勇敢和决心。
“披坚执锐”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在文中,描述了古代将领们在战争中披上铠甲,手持锐利武器,表现出决心和勇气。这一成语强调了在危险和挑战面前的果敢态度。
“披坚执锐”可以用于多个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勇敢和决心被高度重视,尤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披坚执锐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在各种挑战面前保持斗志,尤其是在职场、学业等方面。
“披坚执锐”给人的情感反应是鼓舞人心的,联想到古代英雄的勇敢和忠诚。在现代社会中也可以联想到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人们迎接挑战。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面临过一次重要的考试。虽然压力很大,但我选择“披坚执锐”,认真复*,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这一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义。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战鼓声声震天响,披坚执锐勇者行。
风雨无阻心不惧,誓将敌军尽歼灭。
在其他文化中,比如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armed and ready”,表示准备好面对挑战的状态。尽管具体的文化背景和使用场合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都是强调准备和勇气。
通过对“披坚执锐”的学*,我更加理解了面对挑战时的勇敢和决心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在生活中激励我勇敢追求目标。
夫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乃披坚执锐,亲率大军,以伐袁绍。”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乃披坚执锐,亲率诸将,以讨王郎。”
《汉书·王莽传上》:“莽乃披坚执锐,亲率群臣,以讨贼。”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披坚执锐,自为先锋,以击汉军。”
《战国策·齐策一》:“于是,齐王披坚执锐,亲率大军,以伐燕。”
秦朝末年,项梁和项羽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起兵反秦,秦朝大将章邯派王离、涉间率军围困赵国,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去救赵国。宋义到安阳后不进军,对项羽说:“披坚执锐不如你,运用计谋你不如我。”
~,虽未经于戎行;制胜伐谋,亦常习于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