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4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25:54
成语“神往神来”由“神往”和“神来”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心灵向往、神情恍惚,常用来形容对某个地方或事物充满向往与憧憬的状态。它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沉浸于理想和幻想中的心境。
“神往神来”的确切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与古代文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有关。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常常通过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来表达对自然、人生真谛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向往理想和美好生活的情感是根深蒂固的。无论是古代文人的诗歌,还是现代人的梦想追求,神往神来的情感都能引发共鸣。在现代社会,这种向往不仅体现在文学艺术中,也反映在个人对生活目标和价值观的追求上。
“神往神来”让我联想到追求梦想的过程,心灵的渴望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它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个成语也让我思考到,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这种心境的纯粹与热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会在旅行时感到“神往神来”。比如,我曾经去过一个偏远的小岛,那里美丽的风景和宁静的环境让我一度忘记了现实的烦恼。那种感觉让我明白,心灵的向往可以给生活带来无限的美好。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画家在山水之间创作时的情感: “坐在山顶,风吹过脸颊,年轻的画家神往神来,笔下的画卷仿佛能映射出他内心深处的梦想与希望。每一笔都是对未来的憧憬,每一色彩都是对生活的热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ost in thought”或“dream away”,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同样传达出一种沉浸于幻想和理想的情感。在不同文化中,向往和憧憬的主题普遍存在,但表达方式和具体情境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神往神来”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是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关注内心的渴望和梦想,激励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对美好的向往。
假令以《古诗十九首》与少陵作,便是首首皆意;假令以《石壕》诸什与古人作,便是首首皆情,比皆有神往神来,不知而自至之妙。
《文选·王褒·洞箫赋》:“神往神来,忽焉自丧。”
《文选·曹植·洛神赋》:“神往神来,忽焉中止。”
《文选·陆机·文赋》:“神往神来,恍惚若失。”
《文选·张衡·西京赋》:“神往神来,忽焉思散。”
《庄子·逍遥游》:“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神往神来,莫知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