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13:46
成语“著于竹帛”字面意思是指文字记载在竹简和丝织品上,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成就被历史所记录,具有永久的价值和意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指一个人的事迹、作品或成就被后世所铭记。
该成语源于古代的书写材料,竹帛是古代书写的重要载体。竹简和丝绸在古代被广泛用于书写和记录历史,因此“著于竹帛”寓意着某种重要性和历史价值。这个成语的由来源于对历史记录的尊重,强调那些能够被后人铭记的成就或人物。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著于竹帛”来突出人物的杰出成就,如历史人物的功绩、文学作品的影响力等。在日常对话或演讲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种成就的认可与尊重。例如,在表彰某位杰出人物时,可以说:“他的贡献将著于竹帛,后人必将铭记。”
在**文化中,历史是极为重要的,许多成就与人物通过历史记录而得以传承。“著于竹帛”反映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成就的认可。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更倾向于数字化记录,但该成语依然适用,强调了对传统和历史的重视。
这个成语带给我一种庄重和敬仰的情感。它让我想起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值得我们尊重和铭记。这样的表达也提醒我珍视自己的经历和成就,努力创造能够“著于竹帛”的价值。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使用这个成语来激励自己和他人。比如,在团队中鼓励大家共同努力,创造出值得被铭记的成果,或者在分享个人经历时表达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
我尝试将这个成语融入到一首诗中:
古道西风残照里,
英雄事迹著于竹帛。
岁月流转如水逝,
唯有精神永不灭。
在这首诗中,我借用成语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传递了精神永存的概念。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ritten in history”或“etched in stone”,都意味着某个成就或**的永恒性。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对历史的尊重和记录的重要性是共同的。
通过对成语“著于竹帛”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历史记录的重要性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独特价值。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思考个人和社会成就时,能够用更为深刻的方式来进行反思。
不过孔子是匹夫制宪,贬天子,刺诸侯,所以不能~,只好借口说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