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5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5:44
“归心似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归家的心情像箭一样快”。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回家的迫切心情,通常是指在外漂泊或远行的人,心中强烈渴望回到温暖的家乡或亲人的身边。
“归心似箭”的成语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古代旅行者心理状态的生动描绘。在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外奔波时对家的思念往往非常强烈,因而用“箭”来比喻这种迅速和强烈的归心情感。
“归心似箭”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家代表着温暖、安全和归属感,因此“归心似箭”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心情的成语,它还反映了家庭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还是在外工作的职员,归心似箭的情感依然适用,尤其在节日、假期或重要时刻。
“归心似箭”让我联想到每次外出归来的兴奋与期待,特别是长时间未见的亲人和熟悉的家乡。它传达的不仅是对家的渴望,更是一种情感的归属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每当假期来临,我都会感受到归心似箭的心情。尤其是在外地求学时,每次放假回家,心中总是充满期待,像箭一样飞速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运用“归心似箭”:
春风又绿江南岸,
游子归心似箭,急如东风起。
灯下独坐思故乡,
一纸家书暖心田。
在英语中,“longing to go home”或“eager to return home”可以传达类似的情感,但没有一个固定的成语与“归心似箭”完全对应。不同文化中对家的理解和归属感的表达各有其独特之处,但归家的渴望几乎是普遍存在的。
“归心似箭”不仅是一种表达对家的思念的成语,它还深刻反映了人类对归属感和温暖的追求。在语言学*中,理解并运用这样富有情感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奈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归心似箭,急欲见天子。”
《后汉书·班超传》:“超归心似箭,欲速归国。”
《汉书·王莽传》:“莽归心似箭,急欲还都。”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归心似箭,日夜兼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公子重耳归,心似箭。”
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