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19:08
“恢宏大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气度宽广、胸怀宏伟。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气魄和心胸非常宽广,不拘小节,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和事物。
“恢宏大度”出自《荀子·荣辱》一书。荀子在书中提到,真正的君子具有恢宏的气度和宽大的胸怀,能够包容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这个成语在历史上被广泛应用于对领导者、智者的描述,强调其心胸的宽广和包容的态度。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场合。在文学中,描写人物的气度和性格时常常会用到这个成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会用它来赞美他人的宽容和大方,特别是在谈论领导者或有影响力的人物时。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恢宏大度”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强调宽容和包容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也适用于对领导力、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的理解,强调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恢宏大度”让我联想到宽容与理解的力量。一个拥有这种气度的人,能够鼓励周围的人表达自己,促进更开放和积极的交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她总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这让我感受到“恢宏大度”的重要性。她不仅帮助我们改正错误,还激励我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恢宏大度”:
青山巍峨气自华,
心怀恢宏大度佳。
纵使风雨何所惧,
春回大地见花发。
在英语中,可以用“magnanimou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指宽宏大量的、气度非凡的。然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这一表达在使用上可能不如“恢宏大度”那么常见和具体。
通过对“恢宏大度”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宽容和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注重理解与尊重他人的观点。
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恢宏大度,能容降将。”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恢宏大度,能容异己。”
《明史·徐达传》:“达恢宏大度,能容士卒。”
《宋史·范仲淹传》:“仲淹恢宏大度,有容人之量。”
《晋书·王导传》:“导恢宏大度,能容众才。”
放着这等一位~的何萧史,一位细腻风光的张桐卿,还怕帮助不了一个安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