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19:02
成语“唯命是听”字面意思是“唯有命令的时候才听从”,即指完全听从于他人的命令或指示,形容人对上级或权威的绝对服从。其基本含义强调一种被动的依赖性和服从性。
“唯命是听”出自《史记·平原君赵佗》。在这部历史著作中,描述了平原君对赵佗的态度,体现出对权力的绝对服从。成语反映了**古代儒家文化中对上下关系的重视,强调了忠诚与服从的价值观。
该成语常用于职场、军事、政治等场合,表示某人对上级命令的绝对服从。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描绘角色的性格特征或社会地位。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被动态度。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唯命是听体现了对权威的尊重与服从,这在封建社会尤为明显。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体意识的增强,唯命是听的观念逐渐受到挑战,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
这个成语可能引发对权威和服从的思考,带有一定的压迫感,同时也可以让人联想到忠诚和责任感。它在表达某种关系的同时,也体现了人性中服从和反抗的复杂性。
在我的工作中,曾经经历过一位上司极具权威性,团队成员大多唯命是听,导致了创新和沟通的缺失。后来我尝试与同事沟通,鼓励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逐渐改变了这种局面。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运用这个成语:
风中命令如秋叶,
唯命是听心无怨。
若问自由何处寻,
唯有风扬我自旋。
这首小诗通过对风的描绘,表达了对服从与自由之间矛盾的思考。
在英语中,“obey orders”可以与“唯命是听”对应,体现了对命令的服从。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更为盛行,普遍强调个体的自主权与判断力,可能不如“唯命是听”那样强调绝对的服从。
通过对“唯命是听”的学,我认识到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重意义。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对权威的服从,也引发了对个体自主与从属之间关系的思考。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要关注权威与个体之间的动态关系,促进更为平衡的沟通与理解。
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操曰:‘唯命是听。’”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唯命是听。’”
《汉书·王莽传上》:“莽曰:‘唯命是听。’”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唯命是听。’”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唯命是听,不敢违也。”
那我不费俄顷的的迟疑,或许早就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