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5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18:51
“唯力是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只看重力量”。它表示一种只关注权力、实力,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如道德、智慧等)的态度或观点。基本含义是强调物质力量的重要性,忽视其他价值。
“唯力是视”源自于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与权力和力量相关的讨论。在历史上,许多王朝和统治者都强调实力的重要性,认为实力是维持统治和获取利益的关键。具体的文学出处较为稀少,但在《论语》和《墨子》等古代典籍中,常常可以找到对“力”和“权”的探讨。
“唯力是视”在现代社会中可以用于政治、商业、教育等多个领域。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唯力是视”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相对立。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反映了对物质主义和权力崇拜的批判,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过于强调力量可能导致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缺失。
“唯力是视”让我联想到在职场中经历的竞争,有时候为了达到目标,大家都可能陷入只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陷阱。这种心态让我感到焦虑和不安,因为它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
在我的一段工作经历中,我曾遇到一位领导,他过于强调业绩,忽视了团队成员的感受与成长,最终导致团队士气低落。这让我体会到唯力是视的危害,促使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关注团队合作与人际关系。
在某个故事中,主人公是一个只追求力量的王子,最终因为失去了民心而失败。通过他的经历,我想表达“唯力是视”的教训,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要关注内心的道德与责任。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表达,比如“might makes right”,强调力量是决定对错的标准。这种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可能导致社会问题,尤其是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
通过对“唯力是视”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也能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深入、全面。这个成语提醒我在生活中要保持价值观的平衡,关注人性和道德,而不仅仅是物质和力量。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李克用唯力是视,不恤民命。”
《后汉书·袁绍传》:“绍唯力是视,不恤国事。”
《汉书·王莽传下》:“莽唯力是视,不恤民隐。”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唯力是视,所向无敌。”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唯力是视,不敢怠。”
即如前次北师深入,寇扰边民,外臣职守所关,~;难道北朝政府,反导人不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