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4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58:11
“夕惕若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傍晚时分警惕得像面对厉害的敌人”,形容人们保持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或挑战。这个成语强调了谨慎和警觉的重要性。
“夕惕若厉”出自《诗经·小雅》,原文为“夕惕若厉”。在古代,这个成语的背景与周朝的礼乐文化有关,强调国君或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以防范外敌或内患。它反映出古人对于警觉和防范的重要性。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未知风险时的小心谨慎,适用于各种场合,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警觉性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政治事务时。“夕惕若厉”体现了古人对自我保护和对外部威胁的敏感度。在现代社会,这种警惕性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仍然适用,尤其在商业和安全领域。
该成语给人一种紧张、警觉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在危机中保持清醒与冷静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不应掉以轻心,而要保持敏感和谨慎。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有一次在外旅行时,我意识到身边的环境变化很快,因此我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的财物安全。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夕惕若厉”的重要性。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这样写: “夜幕降临,月光透过树梢洒在地面上,李明心中隐隐作觉,夕惕若厉。他知道,前方不远处的山林中,或许潜伏着未知的危险。他缓缓前行,耳边只听见树叶沙沙作响,似乎在警告他:‘小心!’”
在英语中,可以用“stay alert”或“be on guar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在潜在危险面前保持警惕的重要性,虽然文化背景和具体使用场合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夕惕若厉”的学*,我领悟到在生活中保持警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挑战和不确定性时。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提高了我在各种情境下的应变能力。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文选·陆机〈文赋〉》:“夕惕若厉,以自修也。”
《后汉书·班彪传》:“夕惕若厉,以自励也。”
《汉书·王莽传上》:“夕惕若厉,以自警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夕惕若厉,无咎。’”
《左传·宣公十五年》:“夕惕若厉,无咎。”
常恐殒越,辜负国恩;寤寐永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