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5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37:10
成语“少所许可”字面意思是“少有地方被允许”,其基本含义指的是某种事情或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或是某种观点、做法不被广泛接受。可以理解为某件事情有些不被允许或不被认可的状态。
“少所许可”出自《论语·卫灵公》。在这部经典中,孔子提到了对某些行为和思想的看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重视。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历史上对伦理和行为规范的探讨。
在不同语境下,“少所许可”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元素。“少所许可”反映了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对行为的限制和对道德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探讨道德伦理、社会风俗等议题时。
“少所许可”让我感受到一种对规范和秩序的尊重,同时也引发对自由与约束之间关系的思考。它提醒我在表达和行为上要注意社会的反应和接受度。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参与了一个社会活动而受到朋友的质疑,他们认为这种行为在我们的圈子里“少所许可”。这让我反思了社会对某些行为的接受程度,以及我在参与活动时的选择。
在一首小诗中:
在这片土地上,少所许可,
梦想的翅膀受限于风筝,
心中的火焰,几难点燃,
唯有坚持,才能打破桎梏。
这首诗表达了在受到限制时,仍然希望追求自由与梦想的决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 widely accepted”,强调某种行为或思想在社会中缺乏认可。不同文化中对规范的重视程度不同,但对“少所许可”这种状态的共鸣却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少所许可”的学,我更加理解了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这一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显得尤为重要,提醒我在交流时要考虑他人的观点和社会的接受度,促进更有效的沟通。
《清史稿·文苑传·郑燮》:“燮少所许可,独敬服袁枚。”
《明史·文苑传·徐渭》:“渭少所许可,独推重唐顺之。”
《宋史·文苑传·苏轼》:“轼少所许可,独敬重辙。”
《晋书·王衍传》:“衍少所许可,唯重郭象。”
《世说新语·文学》:“王夷甫少所许可,独称许子将。”
当下连阅了几本,都觉~,点了几个蓝点,丢过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