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0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4:34
“痛诬丑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对某人或某事进行严厉的指责和抨击,通常带有恶意和不实的成分。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通过恶意中伤和诋毁来攻击他人的行为,强调了这种行为的痛苦和不公。
该成语的具体历史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出现与古代文人之间的争斗、政治斗争等相关。在**历史上,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恶意中伤和诋毁的情节,这种行为往往与权力斗争、名声竞争有关。
“痛诬丑诋”常用于描述在政治、职场或社交场合中,某些人通过诋毁他人来达到个人目的的行为。它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以描绘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用于批评那些不道德的行为。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痛诬丑诋”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愈发普遍,带来了不少心理和社会问题,如网络暴力等。
这个成语引发的情感通常是愤怒和同情。它让人联想到不公正的待遇和苦涩的经历,尤其是当人们被无端指责或恶意中伤时。这种情感能够激发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过一些同事之间由于竞争而相互进行“痛诬丑诋”的情况,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职场竞争的残酷。为了避免卷入这些纷争,我选择了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也希望能以自己的正直影响周围的人。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这个成语:
浓云密布泪如雨,
痛诬丑诋随风起。
愿我心中常明月,
照亮前路不迷离。
这首诗表达了在面对恶意中伤时的坚持和不屈。
在英语中,可以用“slander”或“defam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词汇同样涉及到对他人的名誉进行恶意攻击。在许多文化中,这种行为都会受到谴责,反映出人类共通的道德观念。
通过对“痛诬丑诋”的学*,我更加明白了在交流和人际关系中,诚实和尊重的重要性。这一成语提醒我在表达观点时要谨慎,尤其是在涉及他人名誉时,避免无端的指责和恶意的中伤。
[汪堃所著《盾鼻随闻录》对]何氏自文安公凌汉以下,并逮其家妇孺,无不痛诬丑诋,至令人不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