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2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45:25
“北门锁钥”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北门的锁和钥匙”,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防守和把守的重要关口,常用来比喻对某个重要事物的控制和保卫。
“北门锁钥”出自《左传》,在古代,北门是城池的重要出入口,锁和钥匙则是保卫城门的工具。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与古代城防有关,强调了防守的重要性,象征着对关键事物的守护。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城门的防守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反映了古人对安全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城门的概念已不复存在,但“北门锁钥”依然适用于诸多领域,如企业管理、国家安全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北门锁钥”给人以安全感的联想,表明对重要事物的把握和控制。同时,它也带来一种责任感,提醒人们要重视对关键事物的保护与管理。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次项目的推进,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就像是“北门锁钥”,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能确保项目成功。这个成语在我心中深刻地印象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写到: “北门锁钥把风寒,保卫心中那片田。 时光荏苒不言弃,志在千里共此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key to success”,虽然没有直接的文化背景,但同样强调了某个元素在成功中的重要性。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安全和关键事物的重视是一致的。
通过对“北门锁钥”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在语言表达中,恰当成语的使用能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深度。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加重视在生活和工作中对关键事物的把握与维护。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宋史·地理志四》:“太原府,晋阳,晋之北门锁钥。”
《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三》:“晋阳,晋之北门锁钥,不可不守。”
《汉书·地理志下》:“太原郡,晋阳,晋之北门锁钥。”
《史记·晋世家》:“晋文公欲伐曹,曹伯曰:‘晋之北门,寡人之锁钥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荀息请于秦,秦伯曰:‘晋之北门,寡人之锁钥也。’”
春秋时期,秦国人杞子在郑国掌握了都城北门的钥匙,派人要秦穆公攻打郑国。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派大将孟明视等率军出征。郑国商人弦高发现,假装送礼迎接秦军,背后通风报信。晋国乘机出兵打败秦军。秦穆公承认是他的罪过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