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2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39:20
“愁眉锁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眉头紧锁,眼神忧愁。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人因忧愁而表现出的愁苦神情,通常用于描述内心的忧虑和烦恼。
“愁眉锁眼”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中,李白在诗中描绘了愁苦的情景。成语中“锁”字的使用,生动地形象化了愁苦情绪的紧绷和压抑。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因遭遇困境、失去亲人、爱情不顺等原因而表现出的忧愁状态。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以用“愁眉锁眼”来形容朋友或家人因某些事情而感到沮丧和忧虑。
在**文化中,愁苦常常与对生活的思考、对未来的担忧密切相关。这个成语的使用不仅反映了个体的情感状态,也折射出社会对压力和困扰的普遍关注。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但心理健康问题依然备受关注,因此“愁眉锁眼”的情感表达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愁眉锁眼”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无论是工作中的挑战,还是人际关系中的困扰,都会让我感到心烦意乱。这个成语提醒我注意他人的情感状态,也促使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位好友因家庭压力而愁眉锁眼。我尝试通过倾听和陪伴来帮助她,最终她慢慢走出了低谷。这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关心他人情感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洒下,庭前影摇,
愁眉锁眼,谁知我愁?
思绪如潮,难以自抑,
唯有明月,伴我长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down in the dumps”或“wearing a long face”,都表示忧愁和不快的情绪。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
通过对“愁眉锁眼”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加深了我对人类情感的理解。在日常交流中,适当地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更精准地传达自己的情感状态和对他人情感的关注。
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金瓶梅》第十三回:“西门庆见了潘金莲,愁眉锁眼,心中烦恼。”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见了小倩,愁眉锁眼,心中忧虑。”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唐僧见了妖怪,愁眉锁眼,心中惊恐。”
《水浒传》第十八回:“林冲见了高俅,愁眉锁眼,心中暗恨。”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见了黛玉,愁眉锁眼,不觉泪下。”
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的姿态为之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