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04:03
成语“操戈入室”字面意思是“拿着武器(戈)走进屋子(室)”。基本含义指的是在家庭或内部环境中进行争斗或冲突,通常暗示着不应该在亲密的关系或环境中发生争斗,具有指责或批评的意味。
“操戈入室”出自《左传》,这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著作。成语的背景与当时的战乱及家庭内部的矛盾相关,反映了战争与家庭之间的紧张关系。其原意强调了在家庭内部进行暴力或争斗的不可取。
此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颇为广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操戈入室”反映了家庭内部冲突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中,家庭的稳定与和睦被高度重视。现代社会中,随着家庭结构的多样化,该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提醒人们关注家庭关系的和谐。
“操戈入室”让我联想到家庭内部的争斗与不和,情感上有一种惋惜和无奈。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更应该注重沟通与理解,而非对抗与冲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家庭内部的小争吵,彼此之间因为误解而产生了矛盾。在这个时候,我想起了“操戈入室”,我选择冷静下来,试图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最终使家人之间的关系得以恢复。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在这个温馨的家庭中,操戈入室的行为犹如一阵狂风,打破了宁静。小雨意识到,只有通过理解与包容,才能恢复家庭的平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o bring conflict home”,强调在家庭环境中引入争斗的负面影响。虽然语言和文化不同,但核心的警示意义相似,都是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通过对“操戈入室”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在语言学中,成语不仅是词汇的积累,更是文化的传递。这个成语在我表达思想、解决问题时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提醒我在亲密关系中应更加注重沟通与理解。
论者以柳操戈入室,弗察者又群然和之。然则文之工者,伤理倍道,皆弗论乎!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操使许褚操戈入室,斩其将。”
《后汉书·袁绍传》:“绍使颜良操戈入室,斩其将。”
《汉书·王莽传上》:“莽使王邑操戈入室,杀其子。”
《史记·晋世家》:“晋文公欲伐郑,使士会操戈入室。”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将伐郑,使士会操戈入室。”
东汉时期,郑玄从师于孔融,深受孔融的喜爱,夸他能真正带走他的学问。郑玄征对学者何休的《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等文章写《墨守》、《废疾》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击中要害。何休看后感叹地说:“郑玄进了我的屋子操起我的矛来讨伐我!”
本为小人之交,岂能责以君子之道,~,理所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