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03:42
“操之过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操纵得过于激烈”。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做事情过于急功近利,行为过于激烈,导致不良后果或效果。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处理事情时缺乏冷静和理智,过于激进或急切。
成语“操之过激”源于对行为和决策的审视,强调了在行动时需要保持适度与理性。虽然具体的历史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反映了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中庸”思想,提倡在行为上应当适度,不宜过于激烈。
“操之过激”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加剧,很多人追求快速成功,导致“操之过激”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成语提醒人们在面对压力和竞争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因急于求成而犯下错误。
“操之过激”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冲动行为,尤其是在面对重要决策时。如果不冷静思考,往往会导致不必要的后果。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谨慎。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因工作压力而急于完成任务,结果导致了质量问题。事后反思,我意识到应对工作要有计划,避免操之过激。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急流勇退非所愿,
操之过激惹纷争。
静心思考方可行,
稳步前行见真诚。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表达,如“haste makes waste”(急躁导致浪费),强调急于求成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失败。这显示出中西方文化对理性与稳重的共同重视。
通过对“操之过激”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理智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还让我在面临选择时更倾向于深思熟虑,避免盲目行动。
鄂督瑞澂操之过激,捕杀民党无虚日。
日本于此,颇惧~,招列强之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