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39:23
“愁眉啼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愁苦的眉头和哭泣的妆容”。它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忧伤的情绪状态,通常指女性因愁苦或悲伤而表现出来的神态,强调了情感的深沉与外在表现。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尤其是在唐诗和宋词中有较为频繁的出现。这一成语的构成部分“愁眉”与“啼妆”分别表达了忧虑的表情和因悲伤而流泪的妆容,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细腻的描写与关注。具体的出处尚无确切的文献可考,但可见于许多古典诗词中。
“愁眉啼妆”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人物的情感状态,尤其是在描写离别、失去、爱情悲剧时常常使用。它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形容某人因烦恼而显得忧愁的样子。例如,在朋友间的聊天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最近心情不好。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愁眉啼妆”在古代**文化中,尤其是在诗词中,常常与女性的柔情和脆弱相联系,表现了对女性情感的细腻观察与理解。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描绘情感丰富的人际关系时,反映了人们对情感表达的重视。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因情感受挫而流泪的瞬间,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心如刀绞的痛苦与无奈。它让我意识到人们在面对悲伤时,常常无法掩饰自己的情感,外在的表现与内心的挣扎密切相关。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朋友因感情问题而愁眉不展。我用“愁眉啼妆”来形容她的状态,表达我对她的关心和理解。这样的表达使她感受到我的支持,促进了我们之间的沟通。
在写作中,我可以尝试这样一段: “月光如水,洒在窗前。她坐在窗边,愁眉啼妆,似乎在追忆那段逝去的岁月。每一滴泪水都像是对过去的告别,满载着无尽的哀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 a heavy heart”,它同样传达了沉重的情感负担。不过,英语中不常通过妆容来传达情绪,因此“愁眉啼妆”在表现细腻情感方面更具独特性。
通过对“愁眉啼妆”的学,我深刻理解了情感表达在语言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种特定的情绪状态,也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无疑能够使我的表达更加生动和丰富。
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饰目下,若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