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4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33:23
“功德圆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功劳和德行都达到完美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完成了某项事业,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在道德和行为上都得到了圆满的结果。
“功德圆满”一词源于文化。在中,功德是指通过善行、修行积累的福报,而“圆满”则意味着没有缺憾、完美无缺。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对人生、修行和德行的理解密切相关,强调了在世间和灵性上都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功德圆满”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尤其是受到影响的地区,“功德圆满”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常常用于鼓励人们追求完美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功德圆满”给人一种圆满、满足的情感体验。它不仅仅是对成果的肯定,也包含了对努力过程的认可。因此,在表达时,常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激励自己和他人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经参与一个团队项目,经历了困难的阶段,但最终我们齐心协力,成功完成了目标。在项目结束时,我用“功德圆满”来形容我们的成就,表达了团队的团结与努力。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漫漫长路步步行,
持心向善积功名。
终得圆满皆欢笑,
功德齐天共此生。
在英语中,可以用“successfully completed”或“achieved perfec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功德圆满”不仅仅强调成功的结果,还承载着文化背景中的道德和精神追求,体现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通过对“功德圆满”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重要意义,更在于它激励我们追求完美和道德的提升。无论是在学还是生活中,追求“功德圆满”的态度能推动我们不断进步,形成积极的生活哲学。
奉五月二日诲,用慰驰结,仰承衡岳,功德圆满,便致荆巫。
《清史稿·礼志》:“皇帝功德圆满,宜有郊祀之礼,以报天地。”
《明史·礼志》:“皇帝功德圆满,宜有封禅之礼,以告天地。”
《宋史·礼志》:“皇帝功德圆满,宜有庆典,以示天下。”
《旧唐书·音乐志》:“皇帝功德圆满,天下太平,宜用乐章以昭盛德。”
《南史·梁武帝纪》:“朕以菲德,承兹宝位,既功德圆满,宜加徽号。”
兄弟算是原经手,了此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