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2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33:42
“功成名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功业已经成功,名声也随之实现”。它主要指一个人通过努力工作或奋斗,最终获得成功与名声。这个成语强调了功绩与名声的双重收获。
“功成名遂”出自《后汉书·冯异传》,原文为“功成名遂,天子之所任”。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与古代士人的理想追求密切相关,士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朝廷的重用,成就一番事业并赢得声誉。
“功成名遂”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功名利禄是士人追求的目标,尤其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年代,许多读书人希望通过考试取得功名,从而实现“功成名遂”。在现代社会,尽管竞争激烈,许多人依然追求事业成功与社会认可,成语的使用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功成名遂”常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代表着努力奋斗的结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它引发对成功的向往,激励人们在生活中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目标。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位老师告诉我,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功成名遂”的真正含义。在我努力学*和参与各类活动后,终于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奖项,这让我感受到努力的回报。
在一首现代诗中可以这样写:
在晨曦中起航,追逐梦想的光,
功成名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航。
每一步踏实的足迹,都是未来的希望,
在岁月的长河里,书写自己的篇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achieve success and fame”,虽然意思相近,但在中文中“功成名遂”更强调了通过努力获得的过程和结果。
“功成名遂”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生奋斗的真实写照。它激励我在学和工作中不懈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成功的意义,以及在追求成功过程中所需的坚持与奋斗。
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宋史·岳飞传》:“飞功成名遂,为国之柱石。”
《晋书·王导传》:“导功成名遂,为世所重。”
《后汉书·班超传》:“超自以功成名遂,不愿久留边地。”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功成名遂,然后可以为大夫。”
《史记·项羽本纪》:“功成名遂,非一日之功也。”
~会归老,请向东山为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