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2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0:19
“必由之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必定要经过的道路”。它通常用来指代某种特定的、不可避免的途径或方法,强调在实现某个目标或达到某种状态时,必须经过的过程或步骤。
“必由之路”这一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和文学作品。虽然具体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其表达的思想与儒家和道家的理念相吻合,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一成语常被用于描述在达到某一理想状态时所需经历的过程。
“必由之路”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必由之路”反映了传统观念中对努力与过程的重视。它强调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才能实现目标,这一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教育、职业发展等领域。
“必由之路”常常让我联想到坚持和努力所带来的成果。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这些都是成长和成功的必要部分。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必由之路”的含义。例如,在备考期间,我必须经历无数次的复和练*,才能最终取得好成绩。这一过程让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用“必由之路”来表达人生的旅程:
人生如舟行,波涛汹涌路漫漫,
必由之路千重浪,方知彼岸花自香。
在英语中,类似于“必由之路”的表达可以是“the only way forward”或“the path to success”。这些表达同样强调通过努力达到目标的必要性,反映出不同文化中对努力和过程的共识。
通过对“必由之路”的学,我更加认识到目标实现的过程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沟通时更能体现深刻的思考与理解。
义者行事之宜,谓人之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曰:‘荆州之事,必由之路,吾当为之。’”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西域之事,必由之路,吾当为之。’”
《汉书·王莽传上》:“莽曰:‘天下之事,必由之路,吾当为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闻汉王之出也,必由之路,吾当先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将伐郑,问于群臣,群臣皆曰:‘必由之路也。’”
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