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1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31:34
成语“终天之戚”字面意思为“终天”即“终其一生”,“戚”则是“悲伤、忧伤”的意思。整体上讲,该成语指的是终生的忧伤、悲痛,常常用于形容一种难以摆脱的悲伤情绪。
“终天之戚”出自《诗经·小雅》,原文为:“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终天之戚,何以报兮?”这段文字表达了对君子悲伤的感慨,反映了古人对忠诚、情义的重视和对悲伤的深切体悟。
在文学作品中,该成语常用于描写人物的悲伤情感,或者用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因某种事情而感到长期的痛苦和忧伤。在演讲中,可能用作强调某种悲痛的情感,来引起听众的共鸣。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终天之戚”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悲伤情感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这种情感表达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处理失去和哀悼时,能够帮助人们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思念。
“终天之戚”带给我一种深沉的悲伤感,联想起许多失去的东西,比如亲人、朋友、理想等。它让我思考生活中的无常和珍惜眼前的每一份情感。
在我经历亲人的离世时,深刻体会到“终天之戚”这一成语的含义。那种无时无刻不在心头的悲痛,仿佛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脆弱与珍贵。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写道:“当她站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望着曾经的家,心中涌起的终天之戚如潮水般涌来,仿佛每一片空气都带着往日的回忆。”
在英语中,类似于“终天之戚”的表达可以是“lifelong sorrow”或“everlasting grief”,但不同文化对悲伤的表现和解读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往往倾向于通过积极的方式来面对悲伤,而东方文化则更注重对传统和情感的深刻反思。
通过对“终天之戚”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悲伤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这一成语在语言学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生活的无常。
他不会有~,因为他努力过